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边打边谈成常态,俄乌第三轮谈判能否谈起来?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7-22 20:38:05
  • 19

近日,多方释放消息称,俄乌将举行第三轮直接谈判。与此同时,俄乌大规模无人机互袭却愈演愈烈。俄乌第三轮谈判谈什么、能谈起来吗?俄乌局势又将何去何从?

边打边谈成常态,俄乌第三轮谈判能否谈起来?

俄乌第三轮直接谈判可能继续讨论交换战俘等人道主义问题

从俄乌双方对于新一轮谈判的表态来看,谈判的分歧可能在哪里?此次谈判能否取得突破?

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:当前俄乌停火共识仍难达成。前两轮谈判虽就人道主义问题取得部分一致,但相关合作细节尚未最终敲定,本轮可能继续探讨具体执行方案;同时,双方战俘交换及阵亡士兵遗体归还等事务亟待处理,或催生新计划。然而,在核心停火条件上分歧显著。俄方坚持乌克兰需作出实质性让步(如领土或安全安排)作为停火前提。而乌方主张“先停火、再谈判”,且明确拒绝就“不加入北约”作出承诺。鉴于双方上一轮提出的方案差距过大,此轮谈判在和平协议框架上恐难取得实质性突破,停火共识的达成仍面临重大阻碍。

乌克兰为何要提高无人机对俄打击频次?

与此同时,俄乌无人机攻防战却愈演愈烈。俄罗斯国防部21日通报称,俄防空部队在多地击落100多架无人机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多个机场一度实施航空管制措施。乌克兰空军21日通报称,自20日晚起,俄军使用400多架无人机和24枚各类型导弹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。

乌克兰强调将无人机袭击作为军事重点方向又是出于什么考虑?

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:当前乌克兰调整战术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。

其一,近期俄军在战场上占据主动,乌方需通过反击打破僵局。

其二,乌方计划充分发挥无人机领域的优势——其国内无人机生产体系成熟,且西方技术援助与装备供应持续畅通,利用低成本无人机对俄关键目标实施精准打击,可快速积累战果并削弱对方作战能力。

其三,鉴于当前谈判短期内实现停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乌方认为最终仍需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,因此需提前为冲突长期化做准备,强化自身作战能力以应对持久消耗。

边打边谈,俄乌双方各自有何考量?

一边是无人机攻防战升级,一边又在促成谈判。边打边谈似乎已经成为常态。对此,俄乌双方各自有何考量?

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:当前俄乌双方在战场上持续升级攻势,作战范围不断扩大,核心目标均是通过军事施压夺取主动权,为后续谈判积累筹码。乌克兰方面正全力争取西方进一步军事支持,欧洲国家已加速武器援助,而乌方更期待美西方提供远程攻击性武器(如导弹),试图以此扭转战场被动局面。与此同时,双方均未展现出停战或全面停火的实质性准备,这种军事对抗持续升级的态势,必将对未来谈判进程形成严重阻碍,使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的难度进一步增大。

有话要说...